生活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超标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
1、自身生产因素:比如食品加工厂的多余食物残留与水质、化工企业的还原性物质如S离子和氯离子、电镀废水在酸洗过程中等,都是可能导致COD超标的因素。
2、水处理工艺缺陷:例如生化处理时水温过低,导致菌种的活性降低,进而降低对COD的分解。或者水中溶解氧不足,无法满足菌种自身代谢,导致菌种乏性,COD处理效率降低。废水中某种指标(如氨氮、重金属)浓度过高,也会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种,使COD降解不下来。
3、生物分解问题:在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中,如果微生物数量不足或活性降低,会导致有机物无法完全分解,从而导致COD超标。
4、悬浮物: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时,它们会与有机物竞争溶解氧,从而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导致COD增加。
5、温度和酸碱度:低温会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高温则可能加速副反应,导致COD增加。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也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导致COD增加。
针对生活污水COD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改进生产工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水中COD的产生。例如,食品加工厂可以优化生产过程,减少食物残留;化工企业可以控制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等。
2、优化水处理工艺:针对水处理工艺中的缺陷进行改进。例如,在生化处理中,可以通过增加曝气系统、提高水温等方式,提高菌种的活性,增加对COD的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控制废水中某种指标的浓度,避免对菌种产生毒害作用。
3、加强生物处理:通过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微生物活性等方式,加强生物处理效果。例如,可以投加生物制剂或采用生物膜反应器等高级生物处理技术。
4、去除悬浮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减少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例如,可以采用混凝法、过滤法等方法去除悬浮物。
5、控制温度和酸碱度: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确保微生物处于最佳活性状态。对于过酸或过碱的环境,可以投加相应的中和剂进行调节。
6、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于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可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采用芬顿法、臭氧氧化法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活污水的COD含量,达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