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氨氮超标处理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化学处理方法: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钙等,使污水中的氨氮和其他杂质形成沉淀物并沉降,达到去除的效果。
化学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臭氧、氯气等,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进一步降低含量。
离子交换: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吸附和交换作用去除。
2、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降解为无害物质,如氮气。
曝气池: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促进氨氮的氨化和氧化作用,加速降解过程。
植物处理: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如人工湿地或水生植物,吸收和转化污水中的氨氮。
生物硝化反硝化: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硝化过程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再通过反硝化过程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3、膜技术:
超滤膜:通过超过微滤的孔径,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物去除,有效降低氨氮含量。
反渗透膜:通过渗透压差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等物质分离出去,达到去除的效果。
离子交换膜:利用膜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离子。
4、其他方法:
吹脱法:将废水中的离子态铵(NH4+),通过调节pH值转化为分子态氨,随后被通入的空气或蒸汽吹出。
蒸氨工艺:将焦化工序产生的化工分离废水和剩余氨水进行蒸馏,降低其NH3—N含量。
折点加氯法:在废水中投加氯气或者NaCIO,利用其强氧化性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5、配套措施:
加强预处理:通过粗筛、调节池、沉砂池等预处理措施,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提高去除效果。
控制进水质量:加强对原水的监测和调控,避免含高氨氮的污水进入处理系统。
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持久。
6、注意事项:
不同处理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某些方法可能存在运行成本高、投资大、对预处理要求高或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需综合考虑。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排放达标,避免超标排放导致的法律风险和罚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环保工程师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