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一、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
1、主要来源:
生产生活污水:包括化肥、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化学镀镍工艺:常用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废水中的次亚磷超标。
2、生物处理中的问题:
现场生化处理中,好氧段的聚磷菌无法大量摄取溶解性磷。
排泥不畅,二沉池中的氮气附着污泥上浮,导致沉淀效果不理想,无法聚磷。
二沉池增大还原,电位增高,造成磷释放。
3、化学处理中的问题:
在总磷处理过程中,若排泥不畅、沉淀效果不理想,可能导致磷的累积和超标。
二、污水总磷超标的解决方法
1、调整工艺:
通过调节微生物营养比例、DO值(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等因素,优化生化处理效果,提高生化去除率。
建议厌氧池的溶解氧控制在0.2mg/L以下,且在污泥浓缩池需要及时脱泥、排泥,避免污泥长时间停留导致反硝化。
2、化学药剂法:
后端加入除磷剂,如铁盐和铝盐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好。
借助化学药剂,如活性炭等吸附剂,通过吸附、分离污水中的磷,达到去除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3、生物法:
利用活性污泥或简单的生物菌种降低磷含量。
4、物理法:
利用离子交换法,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
利用膜分离法,磷离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从而降低磷含量。
5、其他措施:
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和个人不随意排放含磷污水。
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确保总磷去除率达标。
6、注意事项:
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如废水来源、性质、排放标准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或组合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废水的总磷含量和其他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药剂投加量。
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