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污水中的氨氮含量超标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措施来降低其浓度,以确保污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保护水体生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一、生物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这种方法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浓度,以确保微生物的活性。
生物膜法: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
二、化学处理法
化学沉淀法:通过向污水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钙、氯化铁等),使氨氮与药剂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盐类,然后通过沉淀分离的方式去除。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污水。
化学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臭氧、氯气等)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进一步降低其含量。化学氧化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注意氧化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条件。
三、物理处理法
吸附法:利用具有高特殊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材料(如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将污水中的氨氮吸附在表面上。这种方法具有高效、易操作的优点,适用于低浓度的氨氮处理。
膜技术:包括反渗透膜、超滤膜等,通过膜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等溶质去除。膜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四、综合处理法
A/O工艺:即厌氧-好氧工艺,结合厌氧菌和好氧菌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转化为氮气。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同一反应池内按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等五个阶段,实现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SBR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五、其他建议
加强预处理:通过粗筛、调节池、沉砂池等预处理措施,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提高去除效果。
控制进水质量:加强对原水的监测和调控,避免含高氨氮的污水进入处理系统。
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持久。
考虑气候因素:在冬季等低温季节,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水温或增加污泥浓度,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
综上所述,针对污水氨氮超标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加强预处理、控制进水质量、定期检修和维护等配套措施,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保护水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