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氨氮的去除方法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且效果显著的氨氮去除方法,结合参考文章中的信息进行了详细归纳和描述:
1、折点氯化法:
原理:将氯气通入氨氮废水中达到某一临界点,使氨氮氧化为氮气。
特点:处理率高达90%以上,效果稳定,不受温度影响。但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
2、MAP沉淀法(化学沉淀法):
原理:在氨氮废水中投加化学沉淀剂Mg(OH)2、H3PO4与NH4+反应生成MgNH4PO4·6H2O(鸟粪石)沉淀。
特点:废水中氨氮能作为肥料得以回收,若废水中磷酸根较高,只需投加镁盐,少量投加或不投加磷盐,即可达到脱氮除磷作用。
3、选择性离子交换法:
原理: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的离子交换过程,选用对NH4+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沸石作为交换树脂。
特点:沸石使用成本低,对NH4+有很强的选择性。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因树脂再生频繁而造成操作困难。
4、膜分离技术:
原理:利用膜的选择性,达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点: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流程简单、不消耗药剂、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成正比。
5、生物法:
原理:废水中的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反应,最终形成氮气。
特点:生物脱氮法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二次污染小且比较经济,但占地面积大,低温时去除效率低。
6、化学法:
原理:投加化学药剂,药剂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与氨氮反应,变成无毒无害的气体挥发。
特点:氨氮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使用简单、方便,反应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
7、吹脱法及汽提法:
原理: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水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气体和挥发性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
特点:主要用于脱除水中溶解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但可能生成水垢。
8、土壤灌溉法(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
原理: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使用。
特点:既为污灌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又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但需注意废水的预处理,避免对地面、地下水的污染及病菌的传播。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污水的具体情况(如氨氮浓度、水质要求、处理成本等)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组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